华网·链博会|星巴克全链减碳,竞争一直在,市场足够大

2025-07-21 IDOPRESS

文|李振兴

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星巴克中国宣布与绿色科技企业远景科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未来三年,双方通过创新搭建的数字化碳管理平台,逐步覆盖星巴克100%的直采供应商和重要的间接采购供应商。星巴克还就出售和市场竞争等话题表示,中国咖啡市场市场竞争一直都存在,且足够庞大。星巴克对中国市场依然信心十足,且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中国业绩实现重振增长。

此次与远景合作,星巴克就是致力于从原料端、生产端以及销售端的全链路减碳。

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表示,“我们期待与远景深入合作,让咖啡背后的供应链与星巴克一起向绿同行,也欢迎供应商把为星巴克减碳的成功经验,应用到自身经营的更广泛领域,促进餐饮零售行业更大规模的绿色转型。”

在星巴克全国超过7500家门店,目前已实现店内核心运营设施全部接入远景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实现对各类数据的实时追踪,根据不同门店类型和不同时段的运营特点,实现门店节能降碳并提升营运效率。在星巴克咖啡创新产业园,运用远景先进的“零碳综合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太阳能光伏板、智慧储能、直流快充、数字化能碳管理系统、及绿电采购等措施,实现园区节能、降本、减碳的多赢目标。

未来三年,星巴克将和远景将基于“方舟碳管理系统”,共同构建星巴克中国供应链碳管理平台,逐步覆盖星巴克100%的直采供应商和重要的间接采购供应商,测算星巴克数千个品项的全链碳足迹,在实现量化测算的基础上,定制减碳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星巴克连续三次参加链博会。其即饮业务在入华十周年之际,首次亮相链博会展台,展示从创新、采购、生产到分销的本地化产业链布局。

星巴克亚太区渠道发展副总裁David Hanson表示:“即饮业务在想把可全球海外市场中率先实现了整个供应链的本地化运营。”

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构建起了多元化的即饮咖啡矩阵,在中国共有8大即饮系列,均为本地孵化和生产。其最新产品星巴克茉莉拿铁是典型的星巴克即饮“中国式创新”。其原料分别来自中国广西横州的特级茉莉花茶与巴西的星巴克高品质阿拉比卡咖啡。

在生产环节,星巴克即饮在天津、苏州和广州分别布局有生产产线,通过线下、线上的分销网络送抵全国各地。在线下,广泛的产品分销覆盖全国1300余县域,销售点还将于2025年扩展至55万个;而在线上,星巴克不仅积极拓展天猫、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以丰富购买渠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星巴克通过与门店饮品研发团队的密切协作,将门店热门饮品转化出轻咖啡因生咖果汁饮品、茶咖系列等瓶装产品,将星巴克“第三空间”延伸至更多元的便携场景。

星巴克中国业务稳健发展,市场上一直有星巴克中国业务要被出售的消息。对此,星巴克方面称,“公司已经对外澄清了。星巴克对中国市场依然信心十足,承诺长期发展”。

此前,星巴克多称:“星巴克坚信中国市场蕴藏的巨大增长机遇,目前没有考虑完全出售中国业务”“并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的股权”。

对于星巴克部分产品调价,星巴克方面称:“这不是价格战,调价的是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这三大王牌品类的产品。所有食品、包装咖啡豆、咖啡杯等,都不在此次调价范围之内。想把可希望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层出不穷的产品创新、独特的客制化玩法,为顾客带来全新的‘非咖’体验。”

这就意味着星巴克降价是为吸引更多消费者去购买其非咖产品。

2025财年第二季度,星巴克中国营业收入达7.397亿美元,同比增长5%。与上一季度相比,同店交易量同比攀升,实现4%的增长。在稳固的运营基础与强劲韧性的支撑下,门店经营利润率始终保持两位数,公司利润率取得同比增长。

星巴克方面还称,中国咖啡市场的潜力巨大,并还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星巴克长期看好在中国的发展。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已经26年了,市场竞争一直都存在。且星巴克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洞察,市场可以容纳不同的品牌,满足顾客各种咖啡需求。

(责任编辑:zx028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